第二个富士康来了?抛弃10万工人关闭120亿工厂铁了心撤离!

 新闻资讯     |      2024-04-26 05:22:40

  中国经过数十年的高速发展,以及巨大的消费市场,以及完备的产业链,使得富士康等企业纷纷来到中国内地进行投资。富士康在内地取得了可观的利润,但是由于美国打击了中国公司,如华为,富士康等,它的部分生产基地正向印度、越南等地转移。

  继苹果公司进入印度市场之后,富士康也在印度投资了一家工厂,并打算将其庞大的生产能力移至该地区。这一“背井离乡”的做法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随后,富士康也被卷入了调查,该公司在中国的大量撤出也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富士康一样,昌硕也做出了退出中国市场的决定,让人怀疑中国大陆市场的魅力会不会下降。

  富士康与昌硕的撤出,主要是因为苹果公司将其制造中心迁往印度,而中国大陆的劳工成本也在上涨。不过,这并不代表中国大陆股市的魅力正在消退。中国的市场消费潜力依然很大,产能也很强,高速的经济发展、强有力的政策扶持以及良好的区位优势都为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提供了有利条件。

  虽然富士康与昌硕公司的撤离令人担心,这将会冲击中国大陆的供应链与就业市场,但同时也将推动其工业结构的重新调整与升级。在此基础上,鼓励比亚迪、立讯等本地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的科技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

  在富士康、昌硕等跨国公司纷纷撤出后,中国大陆市场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这一转变,既是世界制造业的重新定位,也是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没有我们的国家,富士康是不可能有今天的成绩的。我们国家的市场,劳动力成本低廉,基础设施完善,产业链供应链完备,电力供应充裕,这一切都是我们的功劳。在这种优越的环境下,国内的制造业蓬勃发展,甚至一度依靠欧、美进口的塑料制品,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目前,中国正逐渐由“世界工厂”向更多依靠创新与科技推动的经济转型。这一转型,意味着对本土工业的升级要求更加紧迫。中国制造产业必须改变对廉价劳动力的依赖,转变为依靠高科技与自主创新能力。这既要提高传统制造业的科技含量,又要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科技等高科技产业。

  这对当地公司而言是一次绝佳的机会。在国际大公司逐渐退出的同时,国内企业也有机会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同时也可以通过提高产品品质、提高技术水平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国际竞争力。比亚迪、立讯等公司已在电动汽车及智能手机零部件等领域表现出较强的竞争能力。

  这同样也是对中国决策者的一次测试。因此,政府必须要有更长远的规划,既要扶持传统工业,又要扶持新兴工业。这些措施包括在金融和税务上给予鼓励,营造一个扶持的创新环境,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并透过教育与训练,提高劳工的技能。

  中国大陆的庞大消费潜能仍是一项重大的优势。随着中产阶层人数的增加,人们对高质量、有创意的商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使得公司有机会在当地进行革新和成长,同时也吸引了各种行业,如电子,汽车,奢侈品。

  最终,尽管富士康、昌硕等企业的退出会给中国经济带来一些短期的压力,但长期而言,这或许会成为一次重大的经济增长与转变机会。面对这样的挑战,中国预计将会继续保持其创新驱动的高科技经济体的地位。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所扮演的角色,正经历着一场深刻而又积极的变革。